5月30日-6月3日,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(ASCO)年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。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在會上公布了基于全球自主知識產權JL基因寫入系統的自分泌PD1納米抗體的閃CAR-T細胞藥物在(aPD1-MSLN JL-Lightning CAR-T™)晚期惡性間皮瘤患者的I期臨床研究的初步數據,驗證了自分泌PD-1納米抗體的閃CAR-T在實體瘤治療領域的潛在價值,也為未來腫瘤免疫治療提供新思路。
ASCO年會是全球腫瘤領域最權威的學術交流盛會,每年都會展示當前國際最前沿的臨床腫瘤學科研成果和治療技術。本次年會,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新藥創制BG總裁劉頤博士現場參加會議并做了壁報展示。
產品:非病毒載體 aPD1-MSLN JL-Lightning CAR-T細胞
藥物靶點+類型:間皮素+免疫檢查點抗體裝甲化+JL基因寫入系統閃CAR-T
研發賽道:全球首個PD1納米抗體裝甲化實體瘤閃CAR-T
本次展示產品搭載集團自主研發的JL-閃CAR-T™技術平臺,依托于集團高效低毒JL基因寫入技術、體內連續增殖納米抗體發現技術和T細胞靶向核酸遞送系統三大底層技術,僅需30小時(30h)完成從單采血到制劑的全過程,7例回輸可評價受試者,總體客觀緩解率(ORR)為57%,疾病控制率(DCR)為86%。
摘要號:2534
摘要題目:
Safety and efficacy of non-viral 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 in advanced malignant mesothelioma in a phase I trial
摘要內容:
惡性間皮瘤是一種侵襲性強的惡性腫瘤,起源于間皮細胞,可見于胸膜、腹膜、心包膜以及睪丸的漿膜,其中胸膜間皮瘤最為常見。其惡性程度高,病變廣泛,部分病人進展極快、死亡率高、預后差。目前治療惡性間皮瘤的手段有限、效果不甚理想,導致惡性間皮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(overall survival,OS)僅為1年左右。傳統療法往往效果不佳,凸顯了創新方法的迫切需求。CAR-T細胞療法已成為一種強大的免疫治療策略,在血液腫瘤治療上帶來治愈性的突破。然而,其在實體瘤中的應用受到體內增殖差、免疫抑制性微環境(TME)和腫瘤浸潤不足等挑戰。
圖1. 新型非病毒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
新型非病毒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療法的開發是MSLN靶向的實體瘤治療的一項突破性進展。利用CAR-T自分泌PD-1納米抗體專利技術,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的JL基因寫入系統開發的非病毒JL-Lightning-CAR-T快速工藝將制造時間縮短到30小時,快速制造干性強、增殖潛力高的CAR-T細胞,提升體內的增殖能力。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細胞在體內高水平分泌PD-1納米抗體,一方面結合CAR-T細胞本身PD1分子,降低CAR-T細胞耗竭,提升體內的持久性;另一方面高親和力的PD1納米抗體可以競爭阻斷腫瘤組織內環境中PD-1/PD-L1的結合,解除對內源性免疫細胞的抑制,釋放內源性免疫細胞的抗腫瘤活性,提升實體瘤的抗腫瘤療效。非病毒JL-Lightning-CAR-T快速制造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質量控制措施,以確保最終產品的高質量。
圖2. 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的作用機制
針對創新型非病毒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產品,設計并開展了本項I期臨床試驗,采用單臂、開放標簽、劑量遞增設計,以評估創新CAR-T的安全性、耐受性以及初步療效。
本研究設定了嚴格的納入和排除標準,確保入組受試者符合入組要求。惡性間皮瘤患者診斷需要組織病理學確認,MSLN和PD-L1表達通過IHC檢測以確保準確可靠。
圖3. 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的臨床研究流程
整個治療流程包括采集患者的T細胞,隨后進行JL-Lightning-CAR-T 細胞快速制備,最后完成質量放行的CAR-T細胞進行臨床回輸。按照研究規定的訪視時間點進行隨訪評估,包括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藥代動力學等。
此次ASCO會議報道了最新的研究結果。7例入組的晚期惡性間皮瘤患者,均接受了單次靜脈回輸。臨床觀察到的主要治療相關不良事件(TEAE)為血液學毒性,考慮與清淋預處理相關,通過對癥支持快速逆轉。研究中發生了3級肺部感染,并通過積極的抗感染治療得到有效控制。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未觀察到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綜合征(ICANS)。在第一劑量組(DL1,n=1),未觀察到CRS和劑量限制性毒性(DLT)。在第二劑量組(DL2,n=2),2例患者均發生了CRS,1例患者發生4級CRS,伴有3級免疫介導性肺炎,定義為DLT事件,經安全委員會評估決議劑量降至第三劑量組(DL3,n=4)。在第三劑量組(DL3,n=4),其中2例患者發生CRS(分別為1級與3級)。CAR-T細胞回輸后,外周循環中能檢測到高水平的CAR-T增殖和PD-1納米抗體分泌。CAR-T Cmax值最高達到47307 copies/µg,持續超過3個月可檢測到。PD-1納米抗體Cmax值最高達376938 pg/ml,持續超過6個月可有效檢出。
圖4. 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體內增殖顯著且抗腫瘤療效突出
7例回輸可評價受試者,總體客觀緩解率(ORR)為57%,疾病控制率(DCR)為86%。在第二劑量組(DL2,n=2),1例患者達到部分緩解(PR),1例患者實現完全緩解(CR),ORR與DCR均為100%(2/2)。其中,CR患者在3個月時獲得腫瘤完全緩解,持續CR已超過12個月。在第三劑量組(DL3,n=4),4例患者中有2例達到PR,2例為疾病穩定(SD),ORR為50%(2/4),DCR為100%(4/4)。
圖5. 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 實現惡性間皮瘤完全緩解(CR)
結論:初步臨床研究結果顯示JL-閃CAR-T™平臺工藝制備的非病毒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細胞,具備高活性低分化的產品品質特征,表現出優異的體內藥代動力學擴增能力(PK),可控的安全性以及突出的抗腫瘤療效(總體ORR=57%)。基于全球自主知識產權JL基因寫入系統的aPD1-MSLN JL-Lightning-CAR-T產品極具潛力,或成為晚期間皮瘤或其他間皮素陽性腫瘤的一種有前景的治療方法。